没想到,娃哈哈争产风波闹那么大,结果一看,最受伤的却是纯净水老大怡宝。
7月28日,港股一片涨势,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(02460.HK)却逆势大跌13%,市值蒸发超40亿港元。
暴跌背后,7月25日,这家港股饮料新贵发布的一份盈利预警震动市场: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20%-30%。
相比今年3月交出的上市后首份“成绩单”——2024年净利润16.37亿元、同比增长23.12%,可谓业绩骤变。
国民纯净水,到底怎么了?
利润大跌
资料显示,华润饮料是中国第二大包装饮用水企业及最大的饮用纯净水企业,于去年10月登陆港交所。
据华润饮料财报数据显示,2021年-2024年,公司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13.40亿元、126.23亿元、135.15亿元、135.2亿元;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.58亿元、9.90亿元、13.29亿元、16.37亿元。
从业务构成来看,华润怡宝业绩高度依赖于包装饮用水,约九成营收来自于此。其中,怡宝纯净水(555ml规格)甚至占公司总营收50%以上。
近两年,饮用水市场角逐加剧。2024年2月,娃哈哈创始人去世引发“野性消费”,旗下纯净水借此在全国快速铺货;农夫山泉也在去年推出的绿瓶纯净水,以极快的渠道铺设和有竞争力的价格,抢占了怡宝所在的纯净水市场。
行业激烈竞争之下,怡宝不得不跟进促销。此前的招股书显示,2024年一季度,其小规格瓶装水产品平均售价降低至1198元/公吨,较2023年同期明显下降,但市场份额仍受到一定冲击。
另一方面,饮用水的价格也在持续下探。有知情人士透露,以常规24瓶装规格为例,怡宝与红瓶农夫山泉的拿货价均维持在17元/件,每件(24瓶)利润仅1元左右,折合单瓶利润不足0.05元。
此外,越来越多的高势能渠道推出自有品牌瓶装水,并且价格更低,进一步蚕食了饮用水市场份额。比如叮咚买菜推出的V5深岩饮用天然水550ml*12瓶的价格只要8.9元/包,山姆会员商店的自有品牌弱碱性矿泉水,330ml*48瓶的价格为39.9元,同规格24瓶装的价格为22.8元…
价格战的冲击之下,华润饮料的包装水业务受到明显冲击。企业2024年财报显示,华润饮料包装饮用水产品录得全年收入121.24亿元,同比下滑2.6%,占2024年总收入的89.7%,这是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。其中,去年华润饮料的小规格瓶装水营收从77.16亿元下滑至70.28亿元。
而在2025年,华润饮料的业绩或许还在进一步恶化。
疯狂的价格战
虽然业务规模庞大,但华润饮料面临的竞争压力并不小。
2024年,怡宝所在的纯净水领域竞争加剧,一直主打矿泉水的农夫山泉推出绿瓶产品,将瓶装水单价拉至1元以下,与怡宝形成正面竞争。随后娃哈哈、康师傅同步跟进“低价策略”,部分区域市场终端价已下探至1元;百岁山则以“天然矿泉水”为差异化卖点,试图从高端市场分羹。
以济南市为例,饮用水市场上价格战更为激烈。
部分商超所售的农夫山泉“绿瓶”纯净水价格低至8.9元/件(12瓶),折合单瓶价格0.74元。怡宝饮用纯净水555ml×12瓶的价格要13.8元,直接比绿瓶农夫山泉高出55%。超市价格牌显示,娃哈哈纯净水596ml规格12瓶装,售价11.9元;怡宝纯净水555ml规格12瓶装,售价11.9元;康师傅凉白开380ml规格15瓶装,售价9.8元,每瓶低至0.65元。
暗战之下,怡宝的市场份额也受到影响。2024年,华润饮料包装饮用水业务的收入有所下滑,降幅约为2.75%。不过,得益于饮料业务收入增长,公司年内整体营收并未出现下滑。
公开信息显示,今年上半年,华润饮料密集推出饮料新品。3月,公司至本清润系列推出了炖梨口味,7月又推出轻巧装产品。蜜水系列新推出青提口味,并与小黄鸭、爽一族等IP推出联名产品。即饮咖啡方面,公司今年推出新品牌焰焙,无糖茶方面也对佐味茶事品牌进行了全面升级。
不过,在包装水行业存量竞争的背景下,华润饮料正在调整产品组合以降低业绩依赖,但在农夫山泉等对手多品类布局与价格竞争的背景下,其转型之路或许并不轻松。
华润困局
据了解,除怡宝外,华润饮料并未将怡宝以外的产品打造成拳头产品,而这也是华润饮料的增长速度不及农夫山泉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据公开信息显示,华润饮料有56个SKU(最小存货单位),除怡宝的13个SKU外,华润饮料还推出了“至本清润”“蜜水系列”“假日系列”及“佐味茶事”等13个品牌的产品组合,共计43个SKU。
为推出新品,华润饮料在2011年与日本麒麟合作,推出午后奶茶、火咖、魔力等一系列新产品,丰富饮料产品线,但相应产品在2021年至2023年仅占公司总收入2%、1.5%和1.4%。因饮料新品对华润饮料的贡献有限,当时市场将麒麟与华润的合作定义为联姻失败。
反观农夫山泉,2023年,其饮料产品的收益占总收入的51.7%,其中茶饮料同比增速高达83.3%。
华润饮料目前最大的短板在于其单一性:品类单一、产品单一、渠道单一、客户单一以及功能单一、模式单一。
另有业内人士分析道,与食品饮料国际大品牌和国内其他头部企业比较,华润饮料增速放缓,净利率不高,新品类和新产品反复尝试无果,可能说明其内部组织效率、管理能力有待提高。
华润饮料也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,“实现增长取决于其能否成功开发、推出及营销创新型新产品。”华润表示。
写在最后:
瓶装水行业的竞争,从来不只是水源地与营销的较量。
怡宝为渠道改革付出利润代价,娃哈哈因治理危机失去渠道信任,农夫山泉因却因新品持续培育,巩固了龙头地位。
巨头们的当下,共同验证了快消行业的新生存法则:成本管控决定生死下限,品类创新才能划定发展上限。
对怡宝而言,如何在纯净水基本盘与多元化布局之间找到平衡安全炒股配资网,将是决定其能否穿越周期的关键。
象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