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8日,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出席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时介绍,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税收收入规模稳步增长、结构持续优化,税收收入与GDP增速大体匹配。在超10万亿元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的驱动下,实体经济“压舱石”作用凸显。
税收收入
与GDP增速大体匹配
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经济平稳增长,国家财力基础进一步壮大。数据显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,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的税费收入预计将超过155万亿元,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80%左右。
总体来看,税收收入规模稳步增长,税收结构不断优化,呈现出“量增质优”的特点。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指出,从税种结构看,“十四五”期间直接税比重超过40%,较“十三五”期间提高了1个百分点,反映出税收的调节分配功能在增强,我国税制结构在优化。
从行业结构看,占比最大的是制造业税收,近年来均保持在30%左右,反映出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在税收上的“压舱石”作用;增速最快的是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,2024年税收占比较2020年提高了1.6个百分点。
从税收与经济的协调性来看,经济决定税收,但也会有一些因素影响,造成经济与税收不完全同步。胡静林指出,在剔除减税降费、价格变动、税源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后,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增速大体匹配。
超10万亿元税费优惠
助力经济发展
税收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,反映出我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,在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方面取得的成效。
胡静林指出,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实体经济稳中提质,发票数据显示,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保持在29%左右,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.9%。高技术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比重由2020年的15.3%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6.9%,创新产业(300832)势头强劲。
区域发展更为协调。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三大动力源地区对域外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。县域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由2020年的22.8%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4.3%,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加快。
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国外贸出口显示出强劲韧性。出口退税数据显示,2021年—2024年,全国税务部门办理的出口退税年均增长6.6%,按可比口径,今年上半年增速进一步提升为7.1%。
近年来国家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对稳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。胡静林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,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.5万亿元,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,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向好、向新。
税务总局副局长蔡自力指出,从受益主体看,在各类经济主体中,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,新增减税降费额度占比超七成。在税费优惠和其他相关政策的有力推动下,民营经济稳步壮大。
税务赋能引外资稳外贸
“十四五”以来,税务部门主动服务对外开放战略,深度融入国际税收治理,助力我国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、更深层次、更宽领域推进。
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表示,税务部门致力于支持入境投资和消费,积极促进国内市场“引进来”的吸引力越来越强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外资企业累计有超过6300亿元的利润享受到再投资税收优惠。
胡静林指出,“十四五”时期,外商来华投资稳步增长。截至今年6月底,外资涉税经营主体的户数比2020年增长了12.7%,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平稳增长。
今年以来,税务部门在全国推广离境退税“即买即退”服务措施,退税办理效率提升40%以上,有力支持了入境旅游和消费。今年1—6月,国内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配资网站炒股,已经超过7200家,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%,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退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.6%和93.2%,境外旅客“中国游”热度持续提升。
象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